相关图书 |
|
 |
|
|
在线试读 |
|
 |
|
|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 |
版别版次:2009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
字数 :401千字 印张:16.25 |
印数 : 页数:260 |
附带物 :
无附带物 |
|
|
DSP实验教程——基于TMS320VC5416 DSK前言
|
随着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在最近的20多年里,DSP技术已经深入到通信、航空航天、雷达、工业控制、网络、医疗以及消费电子等各个领域,成为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DSP课程,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也正在基于DSP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研究。随着教学、科研的发展和深入,教师、学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不再满足...
随着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有力地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在最近的20多年里,DSP技术已经深入到通信、航空航天、雷达、工业控制、网络、医疗以及消费电子等各个领域,成为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DSP课程,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也正在基于DSP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研究。随着教学、科研的发展和深入,教师、学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不再满足于对DSP技术的粗浅了解,对DS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迫切需要与DSP实验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实验教材。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TI)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DSP供应商,其产品占世界市场的44%以上。其推出的TMS320系列DSP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主流DSP产品。TI公司与多所高等院校的DSP实验室合作,为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软、硬件方面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在此背景下,作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以TI公司TMS320VC5416 DSK为平台,以详细讲解DSP代码的产生与工作原理为基础,通过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分析,将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与DSP器件的特点相结合,设计开发了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算法、外设访问、基于DSP的音频播放系统等大量的应用实例。本书对于电子类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电子工程师迅速熟悉TI C54x DSP的应用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第3章由贺家琳编写,第4、5章由陈存彪编写,其余章节的编写和统稿由张涛完成。 本书的编写工作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的相关教学要求,在TI中国大学计划的支持下进行的,TI公司、TI大学计划部沈洁经理、潘亚涛工程师和王春容女士的帮助和支持保证了本书编写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天津大学国澄明教授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指导,他在百忙之中对本书进行了细致的审阅和校对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感谢硕士研究生刘宝琦和李海,他们分别承担了本书的实验开发、文字编辑等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09年1月
<<
显示前言详情
|
|
DSP实验教程——基于TMS320VC5416 DSK内容简介
|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关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相关教学要求编写。 本书共有7章,首先阐述了DSP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介绍了TI DSP开发的软硬件环境(CCS和TMS320VC5416 DSK),在对DSP代码生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举例分析总结了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之后,结合数字信号处理的常见算法FIR与FFT,举例分析并在TMS320VC5416 DSK平台上实现了FIR、FFT的应用实例;结合中断、串口、DMA、Timer的应用实例分析了TMS320VC5416 DSK平...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关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相关教学要求编写。 本书共有7章,首先阐述了DSP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介绍了TI DSP开发的软硬件环境(CCS和TMS320VC5416 DSK),在对DSP代码生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举例分析总结了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之后,结合数字信号处理的常见算法FIR与FFT,举例分析并在TMS320VC5416 DSK平台上实现了FIR、FFT的应用实例;结合中断、串口、DMA、Timer的应用实例分析了TMS320VC5416 DSK平台上外设的使用方法。最后,结合目前发展迅速的音频编码技术,以MP1音乐播放器在TMS320VC5416 DSK上的实时实现为例,分析总结了DSP系统设计的方法。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
显示内容简介详情
|
|
DSP实验教程——基于TMS320VC5416 DSK序
|
出 版 说 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个国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长足发展,社会对电气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也更加严格。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信息类(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子专业。这些子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气信息类专业及学...
出 版 说 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个国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长足发展,社会对电气信息类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也更加严格。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信息类(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子专业。这些子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电气信息类专业及学科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和新任务。在此情况下,只有将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逐渐融合到教学、实践环节中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为了配合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了这套“21世纪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系列教材”。
本套教材是在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情况和教材情况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期间,与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旨在构建体系完善、内容全面新颖、适合教学的专业教材。
本套教材涵盖多层面专业课程,定位准确,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教辅的结合,在语言描述上力求准确、清晰,适合各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使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显示序详情
|
|
DSP实验教程——基于TMS320VC5416 DSK目录
|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DSP概述 1.1 DSP的含义 1.2 DSP的历史与发展 1.3 DSP的分类 1.4 DSP的结构特点 1.5 DSP的优势 1.6 DSP的应用领域 1.7 思考题 第2章 TMS320C5416结构及其开发环境 2.1 TMS320C54x结构简介 2.2 DSP硬件开发环境 2.3 DSP软件开发环境 2.3.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2.3.2 其他DSP开发环境 2.4 集成开发环境CCS 2.4.1 概述 2.4.2 CCS系统配置 2.4.3 CCS系统界面 2.4.4 CCS的使用 · · · · · ·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DSP概述 1.1 DSP的含义 1.2 DSP的历史与发展 1.3 DSP的分类 1.4 DSP的结构特点 1.5 DSP的优势 1.6 DSP的应用领域 1.7 思考题 第2章 TMS320C5416结构及其开发环境 2.1 TMS320C54x结构简介 2.2 DSP硬件开发环境 2.3 DSP软件开发环境 2.3.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2.3.2 其他DSP开发环境 2.4 集成开发环境CCS 2.4.1 概述 2.4.2 CCS系统配置 2.4.3 CCS系统界面 2.4.4 CCS的使用 2.5 实验一CCS的基本操作 2.5.1 实验目的 2.5.2 实验程序功能 2.5.3 实验步骤 2.6 思考题 第3章 DSP软件开发详解 3.1 DSP代码执行原理 3.1.1 DSP结构 3.1.2 指令执行流程 3.1.3 寻址模式 3.2 程序启动流程 3.2.1 系统复位 3.2.2 中断向量表及其地址 3.2.3 软件运行环境初始化 3.3 编译过程 3.3.1 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 3.3.2 C编译器 3.3.3 段 3.3.4 汇编器对段的处理 3.4 连接过程 3.4.1 连接器对段的处理 3.4.2 重新定位 3.5 工程脚本文件 3.5.1 文件格式 3.5.2 参数定制 3.6 程序优化 3.6.1 代码限制 3.6.2 优化途径 3.7 汇编指令介绍 3.7.1 认识汇编语言 3.7.2 汇编指令的符号与缩写 3.7.3 TMS320C54x指令集 3.8 混合编程 3.8.1 混合编程概述 3.8.2 C语言函数结构和调用规则 3.8.3 混合调用规则 3.8.4 混合编程示例 3.9 实验二混合编程 3.9.1 实验目的 3.9.2 实验步骤 3.10 思考题 第4章 DSP算法实现——FIR 4.1 FIR滤波器概述 4.2 FIR滤波器的设计 4.2.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 4.2.2 利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4.2.3 利用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 4.3 FIR滤波器的DSP实现 4.3.1 关键问题 4.3.2 z-1算法的实现 4.3.3 FIR滤波器的实现 4.3.4 TMS320C5416中与FIR相关的寻址方式及指令 4.4 实验三FIR滤波器的实现 4.4.1 实验目的 4.4.2 实验原理与方法 4.4.3 FIR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设计 4.4.4 实验内容 4.4.5 实验总结 4.5 思考题 第5章 DSP算法实现——FFT 5.1 FFT算法概述 5.2 基2 FFT算法 5.2.1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5.2.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5.3 FFT算法的DSP实现 5.3.1 原位计算 5.3.2 FFT运算序列的存储分配 5.3.3 旋转因子的生成 5.3.4 FFT程序的定点化 5.3.5 TMS320C5416中与FFT相关的寻址方式及指令 5.4 实验四用FFT进行频谱分析 5.4.1 实验目的 5.4.2 频谱分析原理 5.4.3 实验内容 5.4.4 实验分析 5.5 思考题 第6章 外设、中断和DSK 6.1 多通道缓冲串行口 6.1.1 McBSP概述 6.1.2 McBSP数据传输 6.1.3 时钟、帧和数据 6.1.4 McBSP标准操作 6.1.5 μ律/A律压扩硬件操作 6.1.6 多通道的选择操作 6.1.7 SPI协议下的McBSP操作 6.1.8 McBSP寄存器 6.2 直接内存存取 6.2.1 概述 6.2.2 DMA操作和配置 6.2.3 扩展寻址 6.2.4 DMA传送延迟 6.2.5 编程实例 6.3 定时器 6.3.1 定时器结构 6.3.2 定时器编程 6.3.3 应用举例 6.4 中断 6.4.1 中断概述 6.4.2 中断类型 6.4.3 中断寄存器概述 6.4.4 中断处理过程 6.4.5 中断现场保护 6.4.6 中断操作总结 6.4.7 应用实例 6.5 DSK与外设的连接 6.5.1 扩展插槽 6.5.2 ADC/DAC 6.5.3 LED和拨位开关 6.6 调用外设和DSK设备 6.6.1 直接访问寄存器调用 6.6.2 通过CSL和BSL调用 6.7 实验五彩灯 6.8 实验六音频输出 6.9 思考题 第7章 DSP系统设计 7.1 DSP系统设计方法 7.2 实验七综合实验 MP1音乐播放器 7.2.1 MPEG音频编码标准介绍 7.2.2 MP1编解码流程 7.2.3 MP1解码器实现的参考代码分析 7.2.4 基于TMS320VC5416 DSK的移植 7.2.5 优化 7.3 思考题 附录 附录A MPEG中滤波器组完备性研究 A.1 滤波器组简介 A.2 MPEG中所用到的滤波器组及性质 A.3 多相位滤波器组的完备性 A.4 混合滤波器组的完备性 附录B 多相位滤波器组的快速算法 B.1 由多相位滤波器组原型优化为标准算法 B.2 由标准算法推导快速算法 参考文献
<<
显示目录详情
|
|
|